- 作者:吳夢婷
- 時間:2022-03-09
- 點擊:671
- 來源:黨委宣傳部
為深入學習宣傳紅色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持續開展“文化潤疆”工程,進一步推進“大思政”育人工作走深走實,不斷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成效,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3月9日,新疆理工學院組織開展“課說新疆”第二講,有幸邀請到阿克蘇地區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退役老兵郭永斌以“老兵講紅色故事”為主題作講座。學校700余名師生聆聽講座。
宣講過程中,退役軍人郭永斌用飽含深情的語言描繪當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場上的崢嶸歲月,帶領大家“走進”戰火紛飛的戰場,面對敵人的轟炸、封鎖,中國軍人以對黨無比堅定的信念,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的抗戰精神將敵人擊退。他回憶起那段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提及戰友幾度哽咽、情緒激昂地說道:“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我們主動要求到最艱苦、最危險的前線部隊去,軍人就應該經過戰火的考驗、硝煙的洗禮。”一個個由郭永斌口述的紅色故事,生動描述了一支英雄部隊的抗戰歷程。師生們認真聆聽,并不時以掌聲表達崇高敬意。
講座中,郭永斌帶領師生共同觀看了貓耳洞戰役視頻,詳細講述了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展現了戰場上中國軍人不怕犧牲、艱苦奮斗、勇于奉獻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讓大家感受到了革命軍人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崇高情懷。聽到這些故事,同學們被深深地震撼了,以前只有從書本上或者影視中看到的戰斗故事,如今有幸聽到親歷者的講述,顯得格外激動。郭永斌深入淺出講解了自己在部隊的故事,讓師生懂得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希望同學們能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爭做時代新人。
講座結束后,師生爭先與郭永斌合影,紛紛表示,老英雄的故事呈現出來的是有血有肉的革命激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向英雄前輩們學習,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黨委宣傳部教師孫珂瑩說:“感謝郭永斌老先生用自己的革命故事,給我們上了一堂難以忘懷的黨課,我們會用心用情去感悟紅色革命精神,更好地傳承紅色精神,用行動彰顯青年擔當,為祖國貢獻青春力量。身為青年的我們,更應該向郭永斌老先生看齊,朝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方向不斷邁進。”
經濟貿易學院學生張曉彤說:“請戰書上的一字一句,映射出郭永斌老先生當時的決心和意志。‘開小灶’的背后,反映了軍人特有的吃苦與耐勞。正因如此,因傷退役后的他仍能在別的崗位閃閃發光。正如郭永斌老先生所言,我們要做一個報效國家、回報社會的人。即使無法像軍人那般駐守邊疆,但我們仍然可以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將自己的青春華章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寫在建設邊疆的實踐中,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國家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撰稿:吳夢婷
審核:賀鐵梅